人民網泉州10月27日電 (高清揚)26日,海上絲綢之路(泉州)司法合作國際論壇(2023)在福建泉州開幕。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席大法官、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出席開幕式并作主旨發言,福建省委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在開幕式上致辭。來自11個國家的100余名中外代表參加論壇。
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離不開法治保障。圍繞“共建海上絲綢之路 推動高質量司法合作”的論壇主題,張軍提出三點建議:共同維護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、共同推動司法文明的交流互鑒、共同拓展互利共贏的合作成果。
據介紹,目前,中國已與83個國家締結171項雙邊司法協助類條約,加入包含司法協助、引渡等內容的近30項國際公約,合作范圍覆蓋130多個國家。
張軍表示,中國法院將聚焦“公正與效率”工作主題,持續深化與“一帶一路”共建國家司法交流合作,為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。
在刑事司法合作方面,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嚴懲暴力恐怖、民族分裂、宗教極端等犯罪,嚴厲打擊跨國跨境毒品、電信網絡詐騙、偷運人口、走私、洗錢、賭博等犯罪,依法妥善審理涉國際投資、國際貿易、跨國金融等領域刑事案件,為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。
在海事審判方面,中國法院有序推進專業化審判實踐,形成包括11家海事法院、42個派出法庭在內的全國海事審判組織體系。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海事審判機構最齊全、受理海事案件最多的國家。
在營造公正高效法治環境方面,中國法院先后發布2個服務保障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指導意見,發布4批40件涉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典型案例,完善相關法律適用規則,推動司法判決的相互承認與執行。目前,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與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高司法機構及20多個國際或區域性組織建立友好交往關系,與國外司法機構和國際組織簽署70多個合作協議或備忘錄。
周祖翼指出,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,學習借鑒各國司法領域的好經驗,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,提供更加優質的涉外法律服務,深化國際司法交流合作,促進法務資源互聯互通,努力建設中國東南沿海法治高地,為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”貢獻更多智慧和法治力量。